环保降耗由“辅助”变“前提”

点击:1935时间:2010-01-28 00:00:00 来源: 创始人

    根据产业结构高度化理论,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必须不断适时地从低级向高级转换,才能真正实现赶超和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由于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针对经济的短期运行,解决的是经济周期波动问题,而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都是重大的战略问题,不是短期宏观政策所能应对,这一历史重任只能由产业政策来承担。
    在上个世纪,我国的产业政策制定原则基本上是短线指向,即哪些产业供应最紧张,就成为当时重点发展的产业。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各个产业基本上全面结束了短缺状况。产业政策在这样的理念下就失去了明确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迷茫困境。最后的结局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不断扩展,陆续形成了一组多方向的结构目标:重申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提出要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大与技术改造、科技开发密切行业的支持力度;为了缓解就业矛盾,提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些目标虽然各自具有各自的合理性,但是放在一起,却找不到一个中心,也找不到彼此之间内在的直接关联。直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的发展观,转变增长方式,加快结构调整,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产业政策才逐渐找到了它的新重心――节能减排!
    现在,人们已经清晰地意识到了一点:节能环保不能再作为经济增长的附属,而必须作为经济增长的前提。为了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将是一条不归的路!
    首先,有关理论表明,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向后工业化阶段的顺利过渡,是降低消耗的最有效途径。但是,我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的阶段,即处于家园建设阶段。对应的工业的发展阶段则是重化工业的中期,资源消耗和单位GDP的资源消耗正处于爬坡时期,这是一个我们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而且,由于我国区域广阔,区域差异巨大,我国的家园建设时期可能会比许多国家持续的时间会更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大幅升级来减少资源消耗强度的余地十分有限。
    其次,资源低价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未来的资源价格总体上将呈现不断上涨的发展趋势。从世界工业发展历史看,先发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化阶段采取了从殖民地或落后国家掠夺资源的方式,将资源有限性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掩盖了起来,产业政策主要只需考虑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的配置和组合,而不必考虑自然资源的节约。二战之后,掠夺殖民地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但是上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一大批新的石油及其他资源相继被发现和开发,资源供应总体上是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节约资源自然也排不上议事日程。但是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新发现的资源已经远远赶不上世界经济需求的增长,各类资源过度消耗和迅速枯竭的现实已经明确无误地摆在了世人的面前。
    事实上,到了今天,不仅作为工业原料的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及森林资源,而且土地资源、水资源、甚至空气资源都已到了必须节约使用的地步。

【编辑:HPC(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