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1668时间:2015-12-31 09:58:41 来源: 创始人
“大气环流形成的风速,造了几棵树就影响了风速,不太可能。”今天上午,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针对“最近雾霾重,很多人说风少是不是因为三北防护林的原因?”提问作出上述回应。
钟南山院士曾撰文称:“雾霾危害重于非典”。这话是否科学,权且不论,但人们长期生活在雾霾天有害身体健康,这是不争的事实。面对动辄来袭的雾霾,防霾口罩成为人们出行的必需品。有些地方的家长护犊心切,自发组织给教室装设空气净化器或“防霾窗”。导演贾樟柯因无法忍受雾霾决定搬离北京;马云也吐槽,假如自己真是“外星人”,真想离开地球,回到“自己”的星球。事实上,这些年因为环境糟糕而移民的,并非个别。
雾霾,不仅降低了公众幸福指数,戕害公众身体健康,而且也损伤“中国形象”,我们在防霾治霾中所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巨大而惨重。所以说,治理雾霾,我国只能勇往直前,别无退路,更无选择。
防霾治霾路径在哪?包括美国、英国等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呈现给我们的,既有前车之鉴,更有经验可循。尤其是,凭借现有的技术力量与科技水平,剖析霾源所在、寻找科学治霾办法,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难问题。退一步讲,即便找不到霾源或治理办法,但通过减少污染实现防霾治霾,应该算是一种人所共知的常识吧。
但吊诡的是,如何防霾治霾,一些所谓的专家和学者,甚至包括一些权威部门却习惯起了不厌其烦的“恶搞”。譬如,有人认为,是“三北防护林遮风导致雾霾严重”。三北防护林并非现在才有,为啥过去没有雾霾而现在有?若说森林挡风,中国应该是最不应该有雾霾的,因为从植被覆盖率而言,中国算是很低的。
此前,还有专家认为,我国北方雾霾重,是内蒙古大规模的风力发电所致。笔者不是科学家,但常识告诉我们,风力发电工作原理简单,不过是几个风轮转动后,由动能产生电能。这与北方大规模雾霾的形成何干?
为了防霾治霾,一些专家学者的“高见”远不止这些。如最近专家建议:“北风南送”,即把北京周边的山炸开一点,内蒙古的风放入华北,以此来吹散雾霾。还有学者称,“北民南移”是更好的方案,建议更多的人生活在水源充足、污染较轻的南方。因为雾霾,国人一味南移甚至移民国外,是否意味着我国北方因为不宜居而成为荒无人烟之地?这样的逻辑经不起推敲。
更为幽默的是,每逢重霾来袭,不少地方政府和专家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一是怪天气,二是等风来吹。似乎,雾霾是自然作的孽;治霾也得靠自然。这种逃避现实与责任的做派,只能使雾霾天成为不治之症,并且会越来越严重。
如何防霾治霾?就是要千方百计减少或杜绝霾源,即大幅度减少燃煤污染、扬尘、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污染源减少或杜绝了,雾霾自然就会消失。治霾手段就该“铁腕”,不再以GDP论英雄,而应该以绿色GDP为标准评价和选拔干部。同时,治霾也不能急功近利,而应该踏踏实实,打好持久战。须知,治理大气污染,英国用了30年,美国用了50年,我国呢?有专家预测,起码也得20年。
所以,防霾治霾,地方政府要实干,用“铁腕”。而专家学者呢?要当好“参谋”,为治霾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笔者一句话建议:防霾治霾,咱不“恶搞”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