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工作站“绍兴样本”之路径探索

点击:2351时间:2010-07-19 00:00:00 来源: 创始人

         求新、求精、求实                

邵肖梅   陈惠民

一、院士专家工作站现状分析 

2010年3月24日至30日,由浙江省科协主持召开的院士工作站经验交流会在杭州举行,并组团赴湖北省参观考察,中国科协科技咨询中心领导在经验交流会上明确指出,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设将成为各级科协今年的重要工作,而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将成为中国科协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示范省份”。 
从浙鄂两地院士工作站启动情况来看,浙江省现有院士工作站共21家,湖北省仅有襄樊高新区1家,从组建模式来看,浙江省宁波市的14家院士专家工作站由市委组织部和市科协直接授牌,位于杭州市下沙和湖州市的院士工作站则由中科院直接挂牌,而嘉兴市的5家院士专家工作站由嘉兴市人才领导小组挂牌,湖北省襄樊市的院士工作站则由中国科协直接授牌。从组建主体来看,湖北省襄樊市在高新区成立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当地科协仅起到联络桥梁作用,而宁波市在原宁波市科技咨询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院士专家服务和咨询中心”,为市科协下属准公益类事业单位,机构规格相当于行政正处级;杭州、嘉兴、湖州的院士工作站建设均由原市科协咨询服务中心承担,没有独立的机构及人员配置。 
由此可见,院士专家工作站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各地均处于探索阶段,绍兴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如何抓住机遇,在示范省份中成为绍兴样本,将在我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中脱颖而出。 

二、院士专家工作站路径分析

近年来,通过院士文化的宣传以及连续两届的“院士专家绍兴行”活动的开展,院士文化在绍兴已深入人心,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中,绍兴已落后于其他地市,要想后发制人脱颖而出,就应从新、精、实三个字上下功夫。 
求新:
就是创新模式,按照中国科协对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定位:在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凝聚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培养一批优秀研发队伍,创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平台的总体要求,绍兴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设不仅着眼于数字的叠加,更应拥有自己的创新特色。 
第一:以点连线,以行业协会为平台组建院士专家工作站,通过科技攻关、产业升级等形式,提升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水平,提高院士专家工作站的作用和成效。按照绍兴市“5+3”产业战略发展规划的要求,可以在现代纺织、机械电子、节能环保、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等五大优势产业,以及清洁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三大新兴领域中,选择活动制度相对规范、拥有号召力的行业协会组建院士专家工作站,也可以在各地块状经济发达地区,如嵊州领带产业、绍兴县纺织产业以及诸暨袜业、新昌轴承等产业相对集聚、发展潜力较大的产业集聚地组建院士专家工作站,提升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二,以点带面,以院士专家工作站为纽带,凝聚长三角高端智力,共享院士资源,也为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发展增添后劲。据最新资料统计,长三角拥有两院院士780名,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共1700多名两院院士中,来自长三角的院士占了近一半,长三角作为中国高端人才的集聚地,人才密集度高,联络基础好,已拥有人才共享的实质, 但目前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形式,建立长三角高端人才战略联盟后,可以充分利用战略联盟中的资源,开展多项经济合作,可以跳出原有的圈子,为绍兴地方经济服务。由于战略联盟的院士专家人数扩大数十倍,合作领域也可以由此延伸。 
第三,以点对点,构建院士专家工作站与企业的联系平台。这是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基本模式,但也分为两种不同的版本,一种是以院士专家的科研项目为导向,通过寻找合适的企业,为科研成果的转化创造条件,如沈寅初院士在连续两届的院士故乡行活动中,就选中新昌制药厂作为自己的基地,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另一种是以企业攻关为需求,通过院士专家团队的把脉问诊,为企业“点石成金”,如袍江新区的浙江海圣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在人工骨关节的产品研发上遇到科技难题,已选准北京协和医院的邱院士作为院士专家工作站的首选对象,开展技术攻关。 
求精:
一是精确定位:按照创建模式的要求,精心选择相对应的行业和企业;二是精细操作,了解院士与企业双方的特点和要求,双方在项目需求、产品转化、技术攻关等方面要精心操作,避免大而无当、劳而无功的事情发生;三是精确对接,提高对接成功率。 
求实:
一是网络: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设得到了市委组织部的高度重视,已列入市委组织部对各县(市、区)级组织部门的考核体系,同时,市科协也对各县(市、区)的考核办法中把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设列入重点考核内容,实行切实有效的奖惩办法,保证院士专家工作站的顺利开展。 
二是制度,根据省委组织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实施要求》,绍兴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科协三部门联合制订了《关于绍兴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实施办法》,并准备起草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办法等规范化的制度,保证院士专家工作站长效机制的建立。 
三是服务:通过引入中国科协提供的《企业创新专家支持应用系统》,实行即时在线服务,为院士专家和企业的相互了解提供最先进的技术支撑,保障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成功率。 


三、院士专家工作站发展前瞻及策略分析

院士专家工作站作为企业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及高校院所的合作、“柔性引进”高端领军型人才,促进企业与院士专家等高层次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的有效方式,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据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各种院士专家工作站近380家,涉及辽宁、山东、河南、江苏、天津、四川、广东和浙江等二十多个省、市,进站院士164位。其中:沈阳已建站42家、郑州20多家、江苏省的院士专家工作站起步早,力度大,已建成140多家,并打算在今后三年内建立500家院士专家工作站。但由此也必然会带来各地“抢院士”的情况发生,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不足2000人,且大多年龄偏大,以绍兴籍院士为例:在43位健在的两院院士中,70岁以上的就超过30位,此外,不少院士从事的是基础科研工作,或从事国防科技等重大项目建设,对以民营经济为特色的绍兴企业来说,缺少产业对接度。此外,每两年评选一次的两院院士不超过100名,也使得院士团队后继乏人。 
针对这些潜在的压力,在策略上就要有所准备,积极应对。 
根据有关省、市院士合作成功的经验,结合绍兴实际,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这一平台,紧密结合科技创新和发展这一目标,以企业研发机构、行业和院校为依托,以产学研合作项目为纽带,采取一切有利于促进院士、专家与企业合作的方法、形式、机制开展工作,在院士专家的带领下攻克各种技术难关,研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和特色产品,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弘扬科学精神,建设创新文化,为绍兴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院士工作站运行的模式大致分: 
第一:合作型:以院士专家团队为主,结合产学研合作项目进行合作,由院士专家拟订合作目标、技术攻关方向,分工合作进行攻关。在合作过程中要认真选择合作项目。给院士提供攻关课题和研发项目,面向全市征集攻关课题和项目,通过筛选确定项目,形成方案,与院士专家对接。制订长效合作协议。院士专家工作站挂牌前,要主动做好与院士沟通工作,就签订项目研发合同,为用人单位培养人才,建立重点实验室,聘请“院士校长”、 “院士所长”、特邀教授等方面进行对接和探索,通过约定形式促进双方形成长期合作意向。 
第二:契约化:以协议形式开展合作。 
请院士作指导,采取院士专家团队提供技术指导,采取进修、培训。项目为主线进行细致运作,努力发挥院士专家团队作用。 
以学科建设为主线,开展学术交流带动学科发展。大专院校院士专家工作站借智发展,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生产上积极寻求院士支持。从提高科研整体水平出发,在课题申报、项目研究上主动请院士把关定向,实施指导。针对各相关学科在科研中遇到的高精尖技术难题,积极邀请院士举办经常性的学术交流和讲座,提供技术指导,促进科研和学术水平提高。 
以重点实验室建设为依托,开展项目引进和研发。各个重点实验室,以院士为导师,请他们对实验室的建设进行指导并共同研发项目。建立工程重点实验室,主持承担国家、省级重大课题项目,一手抓项目引进,一手抓人才培养。推进高等院校与院士合作,承担国家、省级重点课题项目攻关任务。 
第三:合同制:以合同制形式开展工作。以重大课题和项目为合作纽带,拟订合同目标、分阶段、按时间,按完成要求开展工作。 
以重大课题为牵引,开展决策咨询论证。各县(市、区)以院士专家工作站为“智囊团”,就区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咨询论证,请院士专家帮助出谋划策。通过学术年会和技术讲坛,组织院士专家参观考察,对项目进行论证,召开恳谈会,组织院士专家进行探讨,提出建议。在出台重大决策前,也请院士专家论证,较好发挥院士专家的参谋作用。 
以重点项目为龙头,请院士专家实施攻关指导。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形成攻关组,借助专家技术优势实施高新技术攻关、重点项目研发。通过院士专家指导攻关,达成技术合作意向,启动攻关计划。 
绍兴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立、运行要在不断实践和摸索中改进和完善,针对绍兴“5+3”产业结构和科研项目需要开展工作,积累经验不断推进,从而建立长效运行机制,为绍兴社会经济和科技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编辑:HPC(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