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一大会址修外墙——给墙体穿上“生态防护服”的是绍兴团队

点击:1128时间:2021-05-12 13:38:49 来源: 创始人

上海市兴业路上,法国梧桐吐了新芽,掩映着石库门建筑青红砖交错的外墙。

2020年11月17日起,中共一大会址暂停对外开放。近5个月后,修缮工作完成,并将于今年“十一”前正式对外开放。

在中共一大会址外墙的修缮中,绍兴市政协委员、上虞人陈纳新带领团队参与其中,他们运用先进的光催化技术给墙体穿上了“生态防护服”。


修缮细致到每一块砖


上海市兴业路76号的中共一大会址,9000多万名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这是一栋坐北朝南的二层石库门小楼,建于1920年。如今,经过“修旧如旧”,这栋小楼洗去岁月沧桑,宛若新生。

绍兴市政协委员、上海万铭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纳新告诉记者,中共一大会址修缮工程本着“修旧如日”、“最小干预”原则,运用传统建筑工艺、材料,对会址屋顶、外立面、门窗、地板进行绣花似的系统修缮。如今,这座承载中国共产党光荣历史的石库门建筑展露新颜。此前,中共一大会址历经多次修缮,此次修缮是自2000年以来最为彻底的一次。

陈纳新团队主要负责光催化自清洁生态涂膜的喷涂,就是给中共一大会址的外墙穿上一件“生态防护服”,而这项工作需要在建筑外墙所有的修缮工程都结束之后才能进行。

在此之前,如何让外墙能够“修旧如旧”,最大程度地保留老建筑的历史韵味?需要进行去碱、修补、重贴“元宝缝”等工程。

清水墙、红腰线、拱形门楣,这是典型的20世纪初上海石库门建筑的特点。陈纳新口中的外墙就是清水墙。清水墙的砖墙外墙面砌成后,不抹灰,不贴面,只需要勾缝,不需要外墙面装饰。中共一大会址外墙,大面积采用青砖,为避免单调辅以部分红砖砌成直线点缀,业内称之为“红腰线”。

不管青砖还是红砖,时间久了,都会出现“泛碱”现象。也就是墙体内硅酸盐水泥砂浆遇空气或者墙体内的水分,反应产生氢氧化钙等碱性物质,随水渗出墙面,水分蒸发后,留下一层白色晶体物质。

要修复清水墙,必先解决泛碱问题。上海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一大会址修缮项目相关工作人员说,下雨天,雨水从外墙墙面顶部渗入后,可能会从砖面渗出,把其中的碱一同带出,使墙面褪色。为避免这种情况,施工方在做好顶部防水的同时,要将在醋精中浸泡过的纸巾贴到墙面上,再用塑料薄膜密封24小时,这样就能利用纸巾中的酸性物质中和墙体中的碱,白色晶体物质就会消失,从而使墙面保持鲜亮的颜色。

这时候,新的问题来了:大多泛碱的地方伴有不同程度的砖面起皮或脱落现象。为了呈现历史的沧桑感,项目团队针对破损的外立面,一块砖一块砖地用调制的色浆和试剂把清水墙面做旧。但仅仅复原成当年的模样还不够,为了使清水墙外立面在保持原貌的同时又能防湿防潮,施工团队在按照固定比例调和的红砖粉和青砖粉中,特别加入了防潮剂、增强剂等“新式武器”,并在做旧的外立面上再涂上防水剂,达到抗酸碱、耐老化、防霉的效果。

“一般的修复,做到这一步差不多了,但是中共一大会址外立面的修复要精细得多。不同天气和不同日光的照射下,墙面效果不一样。阴天可能看不出墙面的不平整,阳光一照射就暴露无遗,因此砖墙的颜色需要在阳光下一块砖一块砖地比对,确保颜色达到设计效果。”工作人员说。

砖修好了,砖缝也要美化。工人们将混合好的砖粉等填充物细细填进砖缝,形成一条条略高于砖面的“拱形”填充物。这种被称为“元宝缝”的形制,还原的是建筑的设计原貌。


让房子外墙穿上“防护服”


其实,中共一大会址修缮工程中最难的问题,莫过于在老工艺和新技术间找寻平衡,在修旧如旧、保留原貌的同时,满足当下现实的功能需求。

上海万铭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位于越城区沥海街道的浙江和谐光催化科技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作为掌门人的陈纳新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新型高效环保光催化产品的产业化应用和开发。

在陈纳新看来,“修旧”的前提是“知旧”,也就是要掌握老房子的建筑风格、历史变迁、用料材质等信息。由于老建筑年代久远,留下的原始资料比较少需要到现场查勘、测量,取得实际的数据资料。

在修缮工程前期,陈纳新团队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实地调研和跟踪调查。他们通过多次实验发现,光催化自清洁生态涂膜对于灰色与红色砖墙基材颜色没有影响,且有助于净化周边空气质量,提升一大会址外墙的着色耐久度及抗污性能。

“有了它的保护,房子外墙就像穿上了一件防护服。”陈纳新说,光催化就是让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在纳米光催化剂上,使受污染的水和空气中甲醛、苯等有机物迅速通过化学反应变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达到彻底清除空气污染的目的,同时还有杀菌、除臭、防霉、净化空气的功能。

为什么光催化自清洁生态涂膜如此神奇?因为空气中有很多有机物,当它们接触到墙面等物体表面的时候,便会附着在上面,时间久了便会形成污垢。而运用光催化原理,将光催化自清洁生态涂膜喷涂在墙面上,可以让建筑外立面形成一层无机透明膜,在阳光的照射下,促使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分解有机物和病菌,形成没有粘附性的无机物,让雨水冲刷带走污垢,达到自清洁和环保的目的。

2010年,绍兴市科协鼓励全市有条件的企业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听到这个消息,浙江和谐光催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纳新找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福州大学校长付贤智,表达了“结亲”的意愿,付贤智院士欣然答应,还决定拿出他花了5年时间研发成功的光催化喷涂剂,与陈纳新合作开发市场,实现“光催化”的产业化。这种光催化喷涂剂随后被广泛应用到铝单板、涂料、玻璃幕墙等10多种建筑外立面的基材上。

陈纳新说,光催化剂是一种高效、安全的环境友好型环境净化技术,它能使中共一大会址的外墙无惧风雨、历久弥新,这次参与修缮工作是光催化技术从高精尖的实验室科技迈向产业化、市场化的重要一步。

作为建党100周年重点建设工程,中共一大会址的修缮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必须争分夺秒。在此之前,光催化技术在红色建筑以及清水砖上的应用都是空白,具有非常高的技术难度。为此,陈纳新带领团队成员群策群力、加班加点,对施工难点不断进行配方改良、工艺优化,墙面的细节打磨、砖块修补色差......只要有一点不达标,就不过关。他们不怕繁琐、不断试验,并在付贤智院士团队和上海电力大学校长李和兴团队的大力支持下,得到技术力量和平台支撑,首次将光催化技术应用在了清水砖外墙的修缮之中。


守护红色建筑的历史根脉


红色建筑传承着红色基因,保持其外墙的色彩和清洁能给参观者带来更强的精神共鸣。”在陈纳新看来,中共一大会址是最引人注目的红色地标,此次修缮是为了让老建筑“强身健体”,更加坚固。届时,中共一大会址将以百年前的历史风貌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让游客更好地参观、瞻仰。

守护好红色建筑,就是守护好历史根脉。近100年前,中共一大会址本是李书城、李汉俊兄弟的住宅。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正式召开,大家围坐在客厅长餐桌四周,室内没有特别布置,但气氛十分庄重。13名平均年龄28岁的中共一大代表,在18平方米的房间内酝酿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由此改变。

7月30日晚,中共一大举行第六次会议,原定议题是通过党的纲领和决议,选举中央机构。会议刚开始几分钟,法租界巡捕房密探突然闯入,这次会议被迫中断。

7月31日清晨,代表们分两批乘火车前往嘉兴,登上事先租好的南湖画舫。上午11时许,一大会议在缓缓划行的画舫上继续,并最终胜利闭幕。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

记者了解到,作为全国的红色地标,中共一大会址最多时一年有近147万人次参观。其紧邻之处,中共一大纪念馆建设项目于2019年8月31日开工,目前正加紧建设,将于今年“七一”前正式开馆。其基本陈列展厅建筑面积约3700平方米,将聚焦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在上海的革命实践,展出各类展品超1000件,其中实物展品600余件。新的中共一大纪念馆,将由中共一大会址、宣誓大厅、新建展馆等部分组成。其中新建展馆总建筑面积约9600平方米,包括基本陈列展厅、报告厅、观众服务中心等服务设施。

种种努力,都是为了守护其原貌,让前来瞻仰的观众尽可能地靠近百年前“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我们希望最大可能地接近红色建筑本来的样子,让承载中国共产党诞生光荣历史的革命文物建筑,在建党百年之际更好地讲述红色历史。”陈纳新说。

【编辑:HPC(Top) 回顶部